7月3日,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第宝锋教授、谢嘉穗副教授的带领下,学院环境科学2018级本科专业的18名同学、2名研究生一同前往四川省汶川县,围绕“环境退化与恢复调查”和“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野外实习与现场教学活动。
3日上午,在老师的讲解带领下,20名同学对汶川干旱河谷地貌进行了实地观察,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深入了解了地震前后汶川县城的地理环境、植被生态和社会状况的变化。在汶川县雁门乡境内高半山台地之上的萝卜寨——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同学们分组进行现场踏看与农户访问,较详细地了解到村寨的发展现状,以及寨民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生计发展等各方面情况及其相应诉求,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民族文化特色有了直观感受。
当晚在水磨镇,同学们继续访问了解当地灾后重建及居民生活生产状况。
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访问
次日一早,师生们集体前往5.12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同学们通过丰富的图文、影像及多媒体设备,全面了解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历程。在映秀镇,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对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采访调研,了解政府关于灾后重建的各项政策,以及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状况。
图2 全体师生在漩口中学遗址旁合照
7月5日,在两位老师的协调安排下,同学们集体参加了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40周年学术年会。专家学者们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使同学们对“减污降碳”“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更广的专业性认知,对环境领域的研究前沿与发展方向也有了更多思考。
师生共同参加学术会议
回到学校,同学们根据实习调查情况展开了总结和讨论。在交流互动中,同学们表现出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与思考,都感到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最后,在两位老师的解答、点评与总结中,本次实践周课程实地考察、现场教学环节圆满结束。
现场教学环节
摄影:贺诗文、万义葳、栾毅
撰稿: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