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专家学者共话碳中和未来发展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暨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12/17 15:06:57 | 点击:

 

1215日,由四川大学主办的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脱硫中心)第三届工程技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省碳中和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郝吉明、侯立安、石碧、段宁、刘文清、蒋剑春、贺泓、高翔,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田云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彭勇四川大学副校长梁斌、副校长褚良银出席会议。




会议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召开,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易斌副会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陈运法研究员、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朱法华院长、浙江大学吴忠标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宁平教授、四川大学赵长生教授,以及来自东方电气集团、攀钢集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久远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学者。

会上,四川大学副校长褚良银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田云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彭勇先后致辞。



褚良银在致辞中代表四川大学对各位院士领导、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脱硫中心省碳中和中心对于学校在碳中和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是川大为国家碳中和重大战略需求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支撑。学校把相应科技力量整合起来,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第一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为碳中和这一国家战略做出川大技术创新贡献。

田云辉对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四川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平台的建设中给予的多次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非常关心支持、也非常重视碳中和目标实现。科技厅将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在顶层设计方面,将实施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制定技术路线图;二是将组织实施碳中和重大科技专项,解决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三是进一步完善政策,建设天府永兴实验室。支持平台做大做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彭勇代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四川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发展增势强劲,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刚性增量需求大。省碳中和中心作为四川省双碳领域的重要科技平台,生态环境厅将全力支持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共同组织协同增效研究,识别关键路径及主要政策需求,科学研判不同阶段降碳主要区别,为推动实现污染治理手段从末端治理向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为主的源头治理升级,为协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会上,主任委员郝吉明院士指出,四川大学高度重视碳中和方向的发展,整合了碳中和技术资源,省碳中和中心团队优势互补、富有创造力,中心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建议中心将技术与产业更好结合,将学校与行业企业更好结合,以脱硫中心前期成果为基础,积极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创新工作,在保障空气质量改善的同时助力国家“双碳”目标顺利实现。

脱硫中心名誉主任、省碳中和中心主任石碧院士介绍了四川大学围绕国家碳中和重大战略的系列举措及成效。他指出,四川大学在年初发布了“创新2035”五大先导计划,其中天地一体与生态演化重点建设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了四川大学资源碳中和集成攻关大平台,正在积极申报教育部资源碳中和关键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升级国家资源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努力推进筹建天府永兴实验室(碳中和实验室)。

2021年度,中心牵头完成教育部《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编制并由教育部于今年7发布,完成《碳中和技术概论》教材编写,中心创新技术孵化的中自环保成功上市等。”会议现场,脱硫中心、省碳中和中心常务副主任江霞教授汇报了中心概况、重大成果、运行成效、能力建设、问题举措等。她表示,未来,中心将积极努力培育资源碳中和研究设施,以提升创新能力,联合应对碳中和科技革命共同建设成渝双城国家碳中和战略示范区。

参会专家纷纷表示,中心运行成效显著、标志性成果突出,定位、目标合理,中心共建单位较多,需创建有效的合作体制机制,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推进科研、技术、成果一体化;结合四川地方特色资源与基础条件,做出中心特色的亮点核心技术。



随后,中心骨干四川大学梁斌教授、东方锅炉李维成高工和中自环保陈启章高工还分别做了题为“低碳与二氧化碳矿化技术进展”、“用于低成本碳捕集的化学链燃烧兆瓦级中试示范”和“科技创新驱动减污降碳”的技术报告。



中心副主任单位四川久远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东方电气集团、攀钢集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在交流发言中表示,将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进一步加深加强与四川大学的合作,在碳中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对接,共同建好中心,为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四川智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