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四川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及《四川大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安排,学院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师生意见建议和工作实际形成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共7项,分管领导牵头推进,切实解决师生关切,目前已全部完成(其中长期坚持2项)。
![](/__local/C/D7/30/61B84A4573260898EE80008948E_D2E6AADB_7A382.png)
![](/__local/F/2D/92/8A29EDB90056A4B0908BB228E4D_06F957D8_11F3D.png)
![](/__local/E/9A/76/0BF918A32194D902555A873683D_4D038216_7886F.png)
![](/__local/0/B2/D7/2F17F565956CF8D229BC61BA026_879B7703_7886F.png)
针对师生提出的学院大楼学习交流环境改善问题,学院将附楼二楼的两个大房间改造成师生共享空间,供师生学习交流使用;将一楼大厅重新装修,增设卡座、沙发、会议桌等,设立教师休息区,引进饮料售卖机、食品售卖机、自助咖啡机、自助打印机等,打造成学术交流空间。除此之外,在楼内B座和C座交接处户外楼梯加建玻璃顶棚,解决了多年的雨水倒灌问题。考虑到偶遇下雨问题,在学院大楼及望江办公点提供共享雨伞服务,方便师生应急。根据学院两期修建后的布局改变,重新绘制了大楼的整体布置图及指示牌。加入学校试点,引进智能门禁系统,提升大楼信息化管理水平。学院大楼环境持续改善,方便了师生的学习和工作。
![](/__local/5/D2/EC/90E9B7E584E610006E218E46076_30DEF4E0_16EEF.png)
![](/__local/1/79/F6/B5195D1AD5EAE2284BEC5176BC2_290AA1E6_783AF.png)
针对师生提出的实验室和专业教室修缮优化问题,学院通过多方协调,已完成建环楼和土木结构实验室的电力增容,基础力学实验室的一期改造也已完成,土木结构实验室的吊车更换已进入招标采购环节。学院已安排自筹资金,进一步支持实验室的修缮改造。对于建筑系的专业教室,学院已将建环楼D座整体申报中央修购项目,预计2022年改造完成;学院自筹经费将所属我院的文科楼专业教室加装空调,更换多媒体设备,并安排专业公司进行维护,切实为师生带来舒适性和便利性。
![](/__local/6/AC/9E/6B540B565213E62D6CF4B5BCECA_90B66F07_10F9B.png)
![](/__local/6/07/F2/8E7991E8CC1DB2A948230E53826_8CC20580_19448.png)
针对学生提出的希望加强心理疏导和学业发展方面工作的建议。学院在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指导下建立二级心理工作站,对全院同学开放心理疏导。学院开展心理讲座和学业发展讲座并将持续进行,已成为学院的特色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院设立“筑学小栈”学生交流平台,2021年5月24日开始项目第一期,至今已经运行第7期,助教累计服务时长近100小时,来访学生50余人。目前项目进展良好,流程及品牌知名度逐渐打开,后续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继续改进和提升涵盖范围。
![](/__local/6/CE/8E/7A4736F35A1CF86504ACAC23681_BBB36A21_168DF.png)
![](/__local/5/15/43/404A0FF6C7F987AC3F843D0A9DB_AF395149_16F19.png)
此外,学院行政在学院网站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设置“联系我们”专栏,优化了科室分工和办事流程并予以公布。学院双代会修订年度考核方案,调整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量,并有充足时间开展科学研究。环境系重新梳理了培养方案,使学生明确了选课要求,方便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院党政办帮助建立退休教师微信群,充分考虑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学院行政党支部与离退休党支部联合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交流活动,邀请法律专家给退休老师宣传政策,研究生党、团支部和本科生团支部分别与离退休党支部展开结对共建活动,既丰富了退休老师的生活,也使老教师的初心与使命得以传承。
学院将持续推动解决师生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出便民利民举措,让广大师生切身感受到实践活动效果。